时间:2021-01-13 16:27:05 点击: 117次 来源:论文资源网 作者:网络摘文 - 小 + 大
基本信息
何镜堂建筑学家。1938年4月2日生于广东东莞。1965年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育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何镜堂院士长期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创立“两观三性”建筑论,坚持中国特色创作道路和产、学、研三结合发展模式,主持设计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设计一、二等奖200多项,在“建筑学报”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已培养博士70多名。
他尤擅长文化、博览建筑和校园规划设计,主持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天津博物馆、映秀震中纪念地、钱学森纪念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等一批精品工程。1994年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自2000年以来先后获得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十佳具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国际设计艺术终身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并接见建设者
人生点滴
1938
1938年4月2日 出生于 广东省 东莞市
1956
1956年 ~ 1961年 华南工学院 建筑学专业 学士学位
1961
1961年 ~ 1965年 华南工学院 建筑学专业 硕士学位
1965
1965年 ~ 1967年 华南理工大学
1967
1967年 ~ 1973年 湖北省建筑设计院
1973
1973年 ~ 1983年 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
1983
1983年 ~ 1992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991
1991年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荣获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金质奖
1992
1992年 ~ 1997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长
1994
1994年 荣获 中国勘察设计大师
1997
1997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院长
1998
1998年 《巨匠集-第一卷(何镜堂部分)》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 《中国百名一级注册建筑师作品选(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年 大都会广场及中国市长大厦 荣获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铜质奖
1998年 ~ 2003年 委员
2000
2000年 《当代中国建筑师——何镜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荣获 梁思成建筑奖
2002
2002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术丛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003年 ~ 2008年 委员
2004
2004年 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 荣获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优秀奖
2004年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组团 荣获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银质奖
2005
2005年 荣获 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6
2006年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 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教学楼及管理楼 荣获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铜质奖
2006年 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教学区 荣获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优秀奖
2008
2008年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 荣获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佳作奖
2008年 广州市越秀区解放中路旧城改造项目一期工程 荣获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银质奖
2009
2009年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设计实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010年 《何镜堂建筑创作》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年 2008年奥运摔跤比赛馆(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 荣获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银质奖
2010年 荣获 中国国际设计艺术博览会国际设计艺术终身成就奖
2010年 荣获 国际设计艺术终身成就奖
2010年 荣获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突出贡献奖
2010年 荣获 光华工程科技奖 工程奖
2010年 烟台市文化中心 荣获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优秀奖
2012
2012年 《何镜堂文集》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
2013年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荣获 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三等奖
2013年 荣获 中国建筑学会特别贡献奖
2016
2016年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 荣获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